睹史院村位于長江三角洲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北郊,古代這里是一片海洼子地域,隨著滄海桑田的時代變遷,逐漸形成了水鄉澤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在唐代有一座睹史禪院,時為四合大院,唐朝詩人劉禹錫慕名親臨睹史院,吟誦詩詞,“睹院聞鶯”為漁灣十景之一,睹史院由此得名。原睹史院、陳窯、石北、雙林四個自然村合并成現在的睹史院村,全村流域面積7.84平方公里,全村現轄41個村民小組,自然戶1312戶,人口4041人,黨員146名。村黨總支部下設四個二級黨支部,十二個黨小組,耕地面積5536畝,全村共流轉土地4000余畝,規模家庭農場7家,這里距S19高速入口9公里,南通機場16公里,離南通市區20公里,南臨平五公路,石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
睹史院村也是一片秀麗的漁灣水鄉,范仲淹曾在此圍海造田,文天祥南歸途中駐足于此小住觀潮,并書有《賣魚灣》三首詩,漁灣景區現為國家2A級國家旅游景區,江海生態休閑旅游基地,南通市農家樂基地,在暢游江蘇美麗鄉村首屆網絡鄉村旅游評選中,入選“江蘇最具特色鄉村生態園”。被專家譽為“不僅是南通,也可以說是江蘇再也找不到第二塊的特殊濕地”。
睹史院村依托漁灣水鄉,正積極開拓鄉村旅游市場,打造特色田園村莊,把水道周圍大范圍區域當景點打造、把道路當精品旅游走廊打造。民居是住房,也是鄉村旅游客棧;產業是致富的根本,也是鄉村旅游的景點。“產村相融、宜居宜游”突出田園風光和農家情趣特色。整潔舒適、配套完備的鄉村,使之成為市民休閑養生旅游目的地。
村黨總支部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345融合黨建+紅色聯盟睹史院”品牌為抓手,堅持以紅色黨建引領,筑牢“三支隊伍”,深化“四融模式”,打造“五美”鄉村。建立了一套“黨建融合發展、黨建融合民生、黨建融合治理、黨建融合生態”的四融合農村綜合治理體系,通過黨建融合發展,讓產業“強”起來;通過黨建融合生態,讓環境“美”起來;通過黨建融合治理,讓鄉風“淳”起來;通過黨建融合民生,讓管理“活”起來,推進新時代的農村發展。
睹史院村也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生態示范村、江蘇省水美鄉村、江蘇省健康村、江蘇省休閑農業精品村、江蘇省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2021年通過南通市鄉村振興示范村驗收。2022年又榮獲“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通市第一批鄉村旅游特色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獲“南通市級最美文化空間”、黨支部榮獲南通市級“五星級”村(社區)黨組織和通州區五星級黨建示范點。
睹史院村依托黨建引領拓展鄉村發展路徑,以“紅色聯盟”助力鄉村振興,依托漁灣“水鄉濕地”資源載體,堅持黨建引領為根,傳統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農業旅游為基,產業發展為本,通過發展原生態濕地水鄉鄉村游融合發展的步伐,打造融合現代化高效農業、定制化農產品生產、生態文化休閑服務等多種產業發展的新格局于一體的特色生態、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的“水韻賣漁灣,景秀田園村,人文睹史院,稻香陳窯里”,打造“望得見濕地,看得見溝塘、留得住鄉愁”的特色田園,發展農商旅一體化“市外田園”富民產業。
辦公地址:石港鎮睹史院村七組
聯系電話:051386826406
負責人姓名:鎮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