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州區交通運輸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交通強國建設為統領,加快構建法治交通體系,有效提升交通法治能力,扎實推動中央、省、市、區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化黨建引領,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突出政治建設首要地位。深刻研究領悟全會《決定》對法治交通建設的重大方向性指導,在系統內開展全會精神專場學習宣講,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深學透。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今年共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25次,將總書記重要指示第一時間傳達到位。推動法治思想常學常新。更新《區交通運輸系統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重點,將個人自學、集中研學、系統培學有機結合,確保交通運輸系統學習全覆蓋、全參與。推進“黨建+法治”共融共進。強化“交融匯通”黨建品牌集群效應,打造“人人講黨課,一線是課堂”書記項目,與交通工程參建單位、“兩新”群體開展聯學聯建,努力營造交通行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濃厚氛圍。
(二)嚴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交通運輸管理職責
保障項目建設。G40滬陜高速、通錫高速順利通車,金通三大道橋交工驗收,二甲大橋、闞庵橋建設有序實施,北沿江高鐵、航道整治等工程服務保障工作穩步推進。深化交通惠民。改造農路16條,中小修道路13條,加固橋梁30座,實施“公路醫生進鄉村”安全專項行動,我區“平安農路”建設經驗獲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簡報”推介。優化公交線路8條,臨時調整線路24條,更新投放巡游出租汽車71輛,群眾出行更舒暢。優化政務服務。全面推行電子證照“掌上辦”,頒發電子證照1950余個,發布通州交通政務服務事項“明白卡”,建設2家政務服務便民點,群企辦事更便利。狠抓安全生產。突出“兩客一危”、在建工程、超限運輸等重點領域監管,通州超限檢測站新站于4月正式啟用,“冬季攻勢”“高地聯動”等專項治超行動雷霆開展。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各領域共開展10場應急演練,交通安全形勢整體平穩可控。
(三)強化制度保障,深入推行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政策研究持續發力。研究制定《通州區交通運輸重大行政執法案件集體討論制度》,明確農村公路路政執法工作職責分工,壓實依法治路責任,同步落實專項執法經費保障。法制審核嚴謹把關。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和法制審核程序,班子成員及時組織重大案件集體會商討論研究,全年審核重大案件92起、政府信息公開答復6件、公平競爭審查3起。科學決策依托專業。加強法律顧問與業務科室協調聯動,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重要合同審查、復議訴訟案件、疑難問題研究等法律事務的參與度達100%,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智囊、助手作用。
(四)厚植為民情懷,落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強化執法隊伍管理。開展執法輪訓、專題講座、線上培訓等活動,執法人員參訓率、考核通過率均100%。組織案卷評查2次,案件通案48次,執法辦案水平明顯提升。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好通杯”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年輕干部崗位技能競賽,獲評優秀組織獎,一名年輕干部獲個人二等獎。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科學編制全年執法計劃,確保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全覆蓋。深化運用“守護2.0”執法信息化系統,實現所有執法環節電子化可追溯。全年查處案件328起,適用免罰23起。推行親情柔性執法。積極開展“邀約式”安全檢查,我局選送的“‘邀約’檢查惠企業 ‘靶向’服務送上門”項目獲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第一屆“法惠民安·治在江海”精品樣板項目。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依托交通運輸行業通州法律服務站,結合路政宣傳月、《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實施日、憲法宣傳周等重要節點開展普法宣貫,舉辦“執法開放日”現場觀摩活動,制作《你好,路政人》短視頻,持續擦亮“法潤通州·親情執法”法治品牌。
(五)維護公平公正,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依法辦理復議訴訟案件。加強訴訟復議案情分析研判,認真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出庭應訴率維持100%,尊重并嚴格執行法院生效判決和政府復議決定。今年發生并審結行政復議6起,行政訴訟2起,均保持零糾錯零敗訴。增強矛盾糾紛化解水平。受理市長信箱7件,區委書記、區長信箱8件,陽光信訪23件,12345市民服務熱線2462件,12328江蘇交通服務熱線1427件,及時辦復率100%。注重輿情源頭預防,網絡政務輿情處置辦結100%,選派隊伍在全區網絡輿情處置業務實戰比武中獲全場最高分。
(六)堅持陽光透明,不斷完善權力制約監督機制
健全內部監督機制。以“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為抓手,深入開展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建立健全日常查糾整改常態長效機制,鞏固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開展專項整治“回頭看”,排查問題全部及時整改銷號。自覺接受多方監督。辦理人大建議54件、政協提案26件,答復滿意率100%。全力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依法履職,對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督促全系統黨員干部嚴格自律,依法履職。政務服務公開透明。動態調整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并對外公示,權力公開運行率100%。做強“暢行南通州”公眾號發聲平臺,發布原創文章200余篇,及時回應留言訴求。在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近200篇,多條信息被學習強國、新華日報等主流媒體錄用,進一步擴大通州交通影響力和公信力。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筑牢法治思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講話精神,緊盯“關鍵少數”,激活“頭雁效應”,以黨組帶動全系統上下積極學法用法。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建立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定期學法制度,及時學習《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南通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新規,并通過專題講座、研討交流等形式,組織相關科室(單位)深入學習,切實提升全系統依法履職能力 。
二是積極部署謀劃。研究制定《2024年通州區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工作要點》,把法治建設納入交通發展全局謀劃,將法治要求貫穿于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全過程。根據局領導班子人員變動及時調整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指揮調度,各科室(單位)密切配合落實,逐級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主體責任。
三是強化統籌推進。將法治建設作為局黨組會議、行政辦公例會重要議題,專題部署推進,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堅持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領導班子深入一線基層開展實地調研,推動依法行政體系不斷完善,隊伍執法能力不斷提升。將法治建設列入考核重要內容,與評先評優結果相掛鉤,以評促建推動法治建設工作高效開展。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對照交通法治建設新發展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法治建設對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還不夠明顯,部分同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升;法治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規劃不夠系統,在整體梯隊建設和重點對象長遠培養上要再出實招;法治建設改革創新亮點不多,在探索特色模式、引入前沿理念上要再求突破。
四、2025年度主要安排
一是黨建引領走深走實。堅持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持續擴大“交融匯通”黨建品牌效應,以黨建引領交通法治建設共榮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綱要(2023-2027年)》,加強對全局法治工作的計劃安排和統籌協調,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建設,嚴格履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程序,不斷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二是民生實事見行見效。突出規劃先導,加快完善“十五五”綜合交通規劃前期研究課題。全力做好北沿江高鐵、通海港區—通州灣港區疏港航道、南通火車東站綜合客運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服務保障。高點規劃農路路網,常態做好路域環境治理,加快形成公交線網新格局,積極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持續推廣通州交通政務服務“明白卡”,優化交通運輸政務服務便民點,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三是行業監管抓實抓細。緊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主線,突出“兩客一危”、港口碼頭、交通工程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本質安全水平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推動智慧交通建設,積極探索“陸上、水上、網上”三位一體監管新模式,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路政航運管理效能。持續抓好生態環保工作,助推新設備更新、節能減排,服務綠色交通建設。強化項目招標全過程監管,以信用工作促進交通運輸市場有序發展。
四是依法行政有序有情。深入開展全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分類分級開展人員培訓,全面提升交通運輸隊伍的底線思維、業務素養。規范交通執法數字化指揮中心建設和運行管理工作,推動大數據和綜合執法各類場景深度融合,提升交通綜合執法質效。踐行“執法+服務”理念,擴大“邀約式執法”覆蓋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全力營造從業人員守法經營、執法部門規范執法、全社會廣泛監督參與的良好法治氛圍。